12.校级优秀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简介 |
||||||||||||||||||||||||||||||||||||||||||||||||||||||||||||||||||||||||||||||||||||||||||||||||||||||||||||||||||||||||||||||||||||||||||||||||||||||||||||||||||||||||||||||||||||||||||||||||||||||||||||||||||||||||||||||||||||||||||||||||||||||||||||||||||||||||||||||||||||||||||||||||||||||||||||||||||||||||||||||||
![]() ![]() ![]() |
||||||||||||||||||||||||||||||||||||||||||||||||||||||||||||||||||||||||||||||||||||||||||||||||||||||||||||||||||||||||||||||||||||||||||||||||||||||||||||||||||||||||||||||||||||||||||||||||||||||||||||||||||||||||||||||||||||||||||||||||||||||||||||||||||||||||||||||||||||||||||||||||||||||||||||||||||||||||||||||||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我院自2004年至今一直开设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较强课程,是紧密配合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门师范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也是提高学生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奠基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出发,针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尽快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化为目的,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将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教育教学的硬本领。在重现教育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大学生数学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学生从事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学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其后续课程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学课件制作》等,它是数学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切合学院“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的办学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平台中教师专业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必修课程,为学生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奠定基础。 一、课程建设现状: 1.师资队伍建设 本课程有专职教师7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1任,副教授1任,讲师3人, 助教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人,40岁以上教师2人,30-40岁教师4人,30岁以下教师1人。成员数量、学历层次与职称结构合理。教研室每一位教师都爱业敬岗,努力工作,团结同志,为人师表,深受师生好评。 2.教学条件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我系实际情况,我们认真及时的修订了《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的教学大纲,完善了考核方式。本课程选用张占亮陈书琴主编的《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程》为主讲教材,主要以《数学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浙江大学出版社);《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主要参考书,以教学技能训练中心为依托,立足教学实践,合理分配了理论学习和学生课堂实践的课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录像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3.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课教师都能认真备课,编写教案,精心组织教学。在教学上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课堂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走向课堂,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教学奠定实践基础 4.课程档案建设与管理 团队主讲教师个人档案完整;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考试大纲的编写已完成;有较规范的教案和相应的电子课件;有较齐全课堂训练记录、学生说课课件和电子文稿,教改活动记录等材料,也在逐渐完善。 5.工作成效 在河南省经过多年建设,本教学团队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各届学生在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候文媛、孙阁、张珍分别获得河南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另有多名选手获得省二等奖和学校的奖励。 6.存在问题与不足 课程的网络环境建设滞后;教学参考资料不丰富,教具学具缺少;教学手段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来带动教学;目前无省级以上科研奖;教师外出交流机会少,学习先进经验不足,优秀的教学案例的资源建设和积累还比较薄弱等。 课程建设与改革规划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及教改措施规划如下: 二.课程的建设目标及实施措施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较强课程,是紧密配合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门师范性很强的核心课;也是提高学生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奠基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课程建设目标建设目标设立为一下几个方面:编写规范的《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教学大纲,在大纲的要求下,1)完成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工作2)建立学生训练资料库(包括:学生说课课件、说课稿;课堂训练录像;典型教案等)3)建立技能训练资源库(包括:优秀教师教学案例(录像);说课案例(录像);典型教案;说课文稿等)使教有所依,学有所获。争取把《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建设成优秀的校级精品课程。 2.课程的建设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组的中老年老师继续带领和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拓宽新的教学领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学术活动;支持课程组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脱产进修和培训。 (2)进行教学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其它高校或其它教研组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总结、教学研究等活动。 (3)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制作优良的教学课件,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进一步完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3. 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准备上网的资源:《数学教学技能》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师授课录像、学生课堂训练录像、教师培养计划等。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计划改革措施 针对《数学技能训练》课程的特点,理论教学要灵活运用讲授式与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并有丰富的恰当的具体案例做支撑;课堂实践活动要灵活多样,如:个别指导、典型示范、录像观摩等,学生的教学设计要突出个性,倡导创新;运用微格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进行技能训练,使训练更具实效性。突出以下几点: 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的教学运行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微型教学实验(如中学数学内容分析、教学片断设计、试讲等)结合起来,组织专题讲座或案例讨论,通过真实案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直观信息,通过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教学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学互动。 ⑵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注重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
||||||||||||||||||||||||||||||||||||||||||||||||||||||||||||||||||||||||||||||||||||||||||||||||||||||||||||||||||||||||||||||||||||||||||||||||||||||||||||||||||||||||||||||||||||||||||||||||||||||||||||||||||||||||||||||||||||||||||||||||||||||||||||||||||||||||||||||||||||||||||||||||||||||||||||||||||||||||||||||||